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歌曲 热门歌曲

茉莉花歌词歌谱完整版_茉莉花歌词完整版原唱

tamoadmin 2024-08-19 人已围观

简介1.人音2011课标版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 《茉莉花》公开课2."茉莉花"这首歌是谁作词作曲?哪一年写的?3.茉莉花是谁作的曲4.《茉莉花》的作曲家是5.《茉莉花》歌词的赏析一、灵感来源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

1.人音2011课标版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 《茉莉花》公开课

2."茉莉花"这首歌是谁作词作曲?哪一年写的?

3.茉莉花是谁作的曲

4.《茉莉花》的作曲家是

5.《茉莉花》歌词的赏析

茉莉花歌词歌谱完整版_茉莉花歌词完整版原唱

一、灵感来源

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

二、作词编曲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 。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 。

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 ,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扩展资料:

社会影响

《茉莉花》在两个大陆相互隔绝的时代跨越了地理距离的藩篱,成为象征中欧人民友谊和交流的生动符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首改编后的《茉莉花》唱响中国。

此后,众多世界级亮相让这首民歌引起苏皖多地关注 。2002年10月,南京市区以该首民歌为名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京《茉莉花》音乐文化节。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颁奖仪式的现场《茉莉花》出现总共774次。

《茉莉花》歌词

词曲:何仿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人音2011课标版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 《茉莉花》公开课

-

把F调的歌谱按下列对应唱名改写:

? ? ?

F调: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

?

C调 ? 1 2 3 4 ?5 ?6 b7 ?7 1 2 3 4 5 6

你还是用了心的,并不是一无所知——

但是,不识谱,不懂乐理是大问题。

望努力学习,攻下乐理这一关!

"茉莉花"这首歌是谁作词作曲?哪一年写的?

传统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论,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在审美的基础上,更应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在《茉莉花》教学设计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民歌《茉莉花》的魅力,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认知领域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参与的意识也不断的增强,,所以我通过学唱《茉莉花》这首民歌,再进行对比聆听与实践活动来结合的教学,并充分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节课,内容多,容量大,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充实了音乐课堂以课本为主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情感的升华。

教学目标:

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通过比较不同地方的民歌《茉莉花》了解各民族的地方音乐特色。

2、通过比较不同地方的民歌《茉莉花》了解各民族的地方音乐特色。体验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通过搜集整理音乐资料让学生了解民歌《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民歌《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舞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茉莉花》这首歌曲,使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4、对比聆听体验、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茉莉花》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茉莉花》的音乐、以及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出示茉莉花,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体会茉莉花的美。

2、课件出示《茉莉花》的音乐,学生欣赏,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展示茉莉花,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

二、学唱歌曲《茉莉花》

1、教唱歌曲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

师:有了这样美的茉莉花。让我们都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飞到茉莉花丛中吧!

2、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的情绪,体会歌曲特点。

(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表现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力度加强,更加深情的赞美。

2)、解决歌唱难点

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引导学生用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

3)、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再次听赏歌曲茉莉花,对歌曲旋律、情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4、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a)、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b)、在2008中国奥运开幕式上,开首曲也用了这首茉莉花。可见我国人民有多么喜欢这首歌曲。

三、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欣赏江苏、河北版的《茉莉花》,了解南北方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人们都非常喜欢《茉莉花》这首歌,许多地区都把它改编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流传最广的是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出示两首茉莉花的歌谱及音乐)

a、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b、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2)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旋律特征。引导学生从速度、歌词、情绪、语言、演唱方法等艺术要素出发,挖掘江苏和河北两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深刻感受不同地域带给人们的享受。

师生总结:江苏的《茉莉花》委婉、秀美旋律明快、具有叙述性风格刚直、爽朗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欢快旋律夸张、风趣风格粗犷、豪爽

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同学们以后要多学习,把我们民族音乐继续发扬下去。

四、拓展

1)、欣赏意大利歌曲《图兰朵》中《茉莉花》旋律片。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明白这首歌曲是全世界人民都喜欢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到民族的音乐就是世界的音乐。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弘扬中国民族音乐。

茉莉花代表了什么?代表了纯洁,代表了纯洁的中国人民欢迎世界人民到中国来做客的真诚的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就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就以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也由此而走向了世界。

2)、师:《茉莉花》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让我们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吧!(展示演唱录像)

1、学生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

2、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

3、听赏和感受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师: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播放音乐)

师: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哪一种表现的茉莉花更能打动你的心呢?(生交流、

4、欣赏由学生自己自己创编的舞蹈《茉莉花》感受更多的表现方式。

五、小结

师:“越是民族的音乐,就越属于世界。”我们中国的民歌已走向了全世界,而一首优美动听的《茉莉花》更是走进了全世界人民的心里

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下面,让我们再次唱响《茉莉花》用优美的歌声把这首歌唱响全世界。

茉莉花是谁作的曲

歌曲名

①民歌名,以茉莉花为曲名的名歌,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最有名的是发源于南京的区的版本。

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相关资料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据近年来媒体报导,《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扬州附近的仪征金牛山地区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茉莉花》的作曲家是

茉莉花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自于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该首歌曲展现了少女热爱生活,爱花、惜花、怜花,想花又不敢的羞涩心情,此歌曲多次在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3]?。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1942年冬天,年仅14岁的文艺兵何仿随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到南京开展宣传演出,在金牛山地区当地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了最初的民歌版本《鲜花调》,记录下了这首歌 。何仿将原曲原词整理后 ,经过反复推敲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 ,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把歌词中原来的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 ,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 ,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然后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 ,将原歌中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 ,进一步丰富其旋律 ,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茉莉花》歌词的赏析

苏皖江淮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起源于南京一带的民间歌曲。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自于一带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此歌曲多次在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歌曲起源

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系江苏民歌。[1]

起源于南京一带的民间歌曲,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将自于南京一带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金牛山脚下演出。一个雨天的下午,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何仿,安徽天长人,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间茅屋里找到了那位艺人。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苏皖一带就有人唱,蛮好听的。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苏皖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从奥地利唱到前苏联,唱到印尼、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唱遍了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19年6月30日,香港会展中心5楼会议大厅,在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开始之前,中国军乐队奏响了脍炙人口的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茉莉花》再次在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现场奏响。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行的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中国代表团的宣传片中先后十多次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征服了各国代表和国展局的官员。2003年03月21日上午,扬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扬州民歌《茉莉花》定为扬州的市歌,从而成为全国首家将民歌作为市歌的城市。[2]2004年8月19日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倾倒了全世界的观众。

编辑本段

发展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3]

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扬州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1942年冬天,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苏皖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整理加工者音乐家何仿先生到南京八百桥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编辑本段

歌曲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4]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这首民歌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飘动中蕴含坚定。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又舍不得的美好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

扩展资料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自于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参考资料:茉莉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