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歌词库 歌词库

四季花儿开简谱视唱_桑植民歌四季花儿开歌词

tamoadmin 2024-08-17 人已围观

简介1.湖南桑植民歌的来历、形式、艺术特点?拜托各位大神1、张家界地方传统音乐桑植民歌。2、张家界地方传统音乐桑植民歌题材丰富,有振奋人心的号知子,也有清新活泼的小调,还有革命红歌,儿歌等等,比较有名的有《打起花道灯好快活》、《四季花儿开》、《布谷》、《冷水泡茶慢慢浓》、《太阳出来照白岩》等等。3、音调歌词:在音阶调式方面,桑植民歌以“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为主,也有少量其他宫调式、商调式、角调

1.湖南桑植民歌的来历、形式、艺术特点?拜托各位大神

四季花儿开简谱视唱_桑植民歌四季花儿开歌词

1、张家界地方传统音乐桑植民歌。

2、张家界地方传统音乐桑植民歌题材丰富,有振奋人心的号知子,也有清新活泼的小调,还有革命红歌,儿歌等等,比较有名的有《打起花道灯好快活》、《四季花儿开》、《布谷》、《冷水泡茶慢慢浓》、《太阳出来照白岩》等等。

3、音调歌词:在音阶调式方面,桑植民歌以“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为主,也有少量其他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以及加入偏音的特色音阶,如“四声羽调式”、“四声徵调式”以及带偏音“4”(清角)或“7”(变宫)的音阶等。

4、在歌词方面,桑植民歌常用比喻、比兴等文学修辞手法,并有大量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衬词、衬字、儿化音来点缀,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性。

湖南桑植民歌的来历、形式、艺术特点?拜托各位大神

1、桑植民歌,分为山歌、小调、礼仪歌、傩腔等,涵盖了传统民歌的多种体裁。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2、桑植白族游神,游神时仅抬着本主像,在各村寨出巡。到了元末明初,从湖北等省的其他族人为躲?战争,纷纷来到桑植外半县一带休养生息,白族人聚居地人口大量增加。

3、上九庙会,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

4、九子鞭,用较硬的木料制成。全长0.76米,直径0.03米。鞭两端挖孔,每孔钉3口钉子,每口钉子装3枚铜钱(都孔9枚),鞭漆红色,系彩绸,两端系彩条。

5、仗鼓舞,又称得胜鼓,2011年5月23日,湖南省桑植县申报的“仗鼓舞(桑植仗鼓舞)”经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简介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东界石门、慈利两县,南界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西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毗邻,北和湖北省宣恩、鹤峰县相连,是贺龙元帅的故乡。 桑植民歌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枝奇葩,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其特点是淳朴、真挚的情感而扣人心弦,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 二、溯源 桑植,古称充县,历属西楚荆州,素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早在10万年前,就有古代濮人在此活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古代濮人,长期生活在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和纵横交错的溪河间,走过了一条从渔猎到农耕的文明之路,创造了魅力四射的楚巫文化。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古代濮人在山清水秀的如画世界里,以歌代语,以歌传情,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对生命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悠长宛转、高亢嘹亮的歌声翻山越岭,横跨溪河,久久回荡在天地间。"成礼兮会鼓,春兰兮秋菊,传芭兮代舞,长无绝兮终古。 馊萦搿 屈原的《九歌》就记载了楚人以歌(舞)唱节、以歌为媒的山歌文化以及巫文化。巫在远古时代是文明的传承者。在古老而多元的楚巫祀典活动中,巫者生生不息地传承着桑植先民对自然、图腾、鬼魂和祖先的崇拜。至今,在桑植偏远的大山角落里,一些老土司为亡人超度亡魂的歌声中,仍延续着神奇荒诞、丰富瑰丽、奔放不羁的古老歌谣舞曲。 千百年来,桑植民歌一代代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如流传桑植白石、西莲、人潮溪一带的"薅草锣鼓",至今还保存着"请神"、"送神"等原始遗风,劳作者在"锣鼓"点子的指挥下,歌声应和,开展劳动竞赛,哟嗬喧天。 由于桑植民歌历史悠久,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山区特色,被省内外音乐界誉为"民歌的海洋"。中国著名音乐家瞿席贤评价桑植民歌为"金色的旋律"。桑植民歌曾分别在57年元月、62年5月、79年10月三次赴京汇报演出,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赞誉。 桑植民歌手彭玉翠、李德杰、尚立顺等分别得到、、、、、贺龙等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桑植民歌手尚生武于1987年7月随湖南民间艺术代表团在波兰参加世界第十九届民间艺术节,演唱了多首桑植民歌,受到异国观众的高度赞扬,震惊了世界。 桑植民歌瑰丽多彩的语言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桑植民歌广为传唱。著名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时演唱的《马桑树儿搭灯台》、著名歌唱家何纪光于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演唱的《板栗开花一条线》以及《四季花儿开》、《门口挂盏灯》等,已成为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同时,桑植民歌无穷的魅力也吸引了瞿希贤、白诚仁、谭盾、鲁颂、彭梦麟等著名艺术家前来风,他们在吸纳桑植民歌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白诚仁根据桑植民歌创作的《挑担茶叶上北京》、鲁颂创作的《甜甜的山歌》、王佑贵根据桑植民歌创作的《心头爱》等。桑植民歌已成为广大艺术工作者进行创作取之不竭的宝贵。 三、艺术特色 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劳动,质朴、粗放、风趣、诙谐是其主要的艺术风格。 桑植民歌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园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薅草锣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 桑植民歌分为山歌、小调、礼仪歌、傩腔等,涵盖了传统民歌的多种体裁。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民歌手们喜于演唱那些将演唱技巧与歌词内容、民族语言、乡土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歌曲,善于演唱出种种迥异的思想感情,使听众们往往如痴如醉、愉悦陶然。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如《板栗开花一条线》、《四季花儿开》、《门口挂盏灯》、《冷水泡茶慢慢浓》、《马桑树儿搭灯台》等已成为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众多音乐家在吸纳桑植民歌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创作了《挑担茶叶上北京》、《甜甜的山歌》、《心头爱》等作品也都脍炙人口,传唱一时。 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千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歌声便始终相伴着战士们的征程。"(男)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写封的书信与(也)姐带(哟),郎去当兵姐(也)在家(呀),我三五两年不得来(哟),你个儿移花别(也)处栽(哟)。(女)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写封的书信与(也)郎带(哟),你一年不来我一(呀)年等(啦),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哟),钥匙的不到锁(喂)不开(哟)"。在大革命年代,桑植人民跟随贺龙辗转南北,北上长征,《马桑树儿搭灯台》又赋予新的内涵。改革开放年代,一批批桑植儿女外出打工,夫妻送别唱起《马桑树儿搭灯台》,山歌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表白。 桑植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节奏鲜明庄重的土家族《摆手歌》,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生动的文明史诗。曲调肃穆深沉的梯玛歌长达万行,反映土家渊源、天文地理、道德、生老病死,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文化史诗。声调深厚雄壮的白族祭祖歌,在蹁跹起舞中吆喝伴唱,怀古与颂扬结合,是一部传承云南大理白族文化的民族史篇。发源于桑植的澧水,一直是桑植民歌的摇篮。千百年来,澧水纤夫在征服险滩急水的同时,创造了高亢激昂、气势磅礴的澧水号子。澧水号子包括"下水号子"、"上滩号子"、"平水号子"、"绕开头"、"拉纤号子"、"架桨号子"等80多种,成为山歌的经典。 据资料记载,桑植民歌共有1万多首,通过分门别类,改编整理。有山歌1400多首,花灯典调129首,小调200多首,劳动号子100多首,风俗仪式66首,编辑50多万字。经过岁月的打磨,已成了一朵经久不衰的民间艺术奇葩。 四、传承意义 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桑植民歌在高唱低吟中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桑植民歌是桑植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封闭半封闭的生存状态的产物,至今保留着较多反映原始宗教的歌谣。其中的三句体歌词结构为研究中国民歌的多样性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范例,体现了桑植人崇"三"的朴素哲学思想。 桑植民歌特殊的润腔方法和气声演唱技巧,极大地丰富了民歌演唱理论,为声乐演唱提供了独特的范例。 参考资料:://.chinaculture.org/gb/cn_whyc/2006-11/20/content_89428.htm